一些年轻人对“差距感”焦虑迷茫、手足无措,也可能源于对平凡、缓慢积累过程的认知错位。当下网络舆论、一些影视剧推崇的所谓“成功奇迹”“完美主人公”,某种程度可能会对年轻人有误导。
学生时代,所谓“差距”,用考试成绩的数字就可以精准而简单地定义。那么毕业三四年后,和社会初步交手的年轻人,又会面对哪些维度的“差距”?
大学本科毕业3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夏夏,每次被朋友问起待遇问题心情都不爽。她当初因为冲着“平台好”入职这家公司,锻炼机会的确多,可薪水上涨幅度不大。“有的大学同学月薪几乎都是我的两倍了,我现在可不敢吹自己公司有多好”。
海外留学归来的唐丽,硕士毕业两年后先在国外实习,工作挺顺利,然而信心满满回国后,这一年却充满坎坷。入职新媒体公司的她,竭尽全力对待每一个项目,客户反馈也不错,然而上司并不器重她。唐丽非常“意难平”,感到别人都跑到了半山腰,“自己还在职场底部沼泽里打滚”。
工作即将满5年的李晴,形容每次同学聚餐都是一个小型的“凡尔赛美学展示现场”。“已婚的姑娘会滔滔不绝说老公如何‘高富帅’,已育的姑娘则围绕小孩儿选哪家高级幼儿园的话题喋喋不休。”李晴开玩笑说,她这种自得其乐的单身人士,看着聚会现场甩出一条条“碾压式鸿沟”,感到自己可能活在离人间遥远的另一个星球。
毕业三四年的你,会烦恼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变大了吗?如果被“差距”所困,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缺乏自信、自我认知不足的孩子,习惯通过比较来证明
“上大学前,爸爸妈妈会和我说,大学毕业以后大家会和比较相似的朋友们在一起玩。如果说大家的事业、人脉方面差距特别大的话,可能就很难玩到一起。我当时看爸妈的交际圈,也确实有这种感觉。”夏夏说,可能因为家庭教育偏“精英主义”,她读书时候性格就很要强,每次考试如果掉出班级前三,就会懊恼两三天,害怕成绩被别人甩在后头。
夏夏表示,学生时代她的“尖子生光环”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考到好分数,拿到奖学金,被周围人羡慕,其实会激励你下次更努力考好,成绩这种衡量尺度还是令人‘上瘾’的,你会觉得目标特别明确、单纯”。
毕业季求职时,夏夏对于目标offer的要求和她爸妈的期待很一致——平台大,牌子响,有面子。“我觉得这是毕业生很正常、自然的心理,大公司积累深厚,聚集了各大名校精英毕业生”。
然而,工作3年下来,夏夏发现,从前学生时代的优越感渐渐消失殆尽。职场对年轻人的考察指标不再和以前考试一样,“天道酬勤”“人定胜天”,比如,项目不是你一个人逞英雄的事,要学会和团队其他人协作;职场对一个人情商、抗压能力等心理指标要求也很高,而这一块夏夏感觉很不擅长。
最近令她最苦恼的是,偶尔遇到老同学,聊起薪资待遇,她发现目前自己的收入所得“有点说不出口”。经历了几次比较,夏夏不由纠结:“和他们比,我混得太差了吗”“我当初选错了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人承担的角色多了,要求多了,可比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林欣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差距感”的形成是一种正常现象,调整好心理状态很重要。
“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和经历形成了每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知道要有取舍,人可以不完美,这样的年轻人比较容易调整好心态。反之,如果教育中充满竞争和比较,可能就无法适应。”林欣分析,习惯“在比较里去认同自己”的年轻人,一般是缺乏自信,或者自我认知不足,“他们不清楚自己是谁,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到自己”。
“这种情况通常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有家庭氛围造成的。必须要通过比较胜过别人,那一刻的快感让自己觉得是存在的,是有价值。”
林欣指出,这种“比较”往往是跟风、盲目的,别人比啥他也要比啥。“他们通常职业规划、生活发展的目标都不太清晰。如果自己有一条主线,知道我要去哪儿,就没有必要去比其他了”。
带来内在柔软和成长的比较才是积极的,多给自己正面暗示
“现在我不太会去主动问别人薪水、职业发展这些问题,也不会因为其他女同学在大城市婚姻生活圆满而感到自卑。”形容参加同学会如同“参观凡尔赛美学展”的李晴表示,现在她已经把心态调整得比较阳光、积极了,但两三年前,她也时不时受困于“我好差啊”“同龄人为什么都碾压我”的烦恼中。
李晴说,她毕业后第一次巨大的落差感,来自工作两年后的一次项目。“那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很震撼我的是,团队里其他比我也就多工作一年的人,水平技能高出了那么多!当时自己的能力完全跟不上其他人的节奏,心里产生了特别大的落差感,也会担心,这么弱的我能在这个公司‘活到第几集’?”
差距感产生之后,李晴苦恼了半个月,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求助部门上司。“上司给我分析了以后,发现原来也不严重,只是自己在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上有漏洞,那就多弥补吧!所以很快也算追上了那些‘大神’,困扰我的差距感也就消失了”。
“我想对刚毕业的年轻朋友说一句:落差永远都存在,但是如果只是在感叹自己为什么不如别人,倒不如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弥补和加油的。”李晴说。
另外在生活上,李晴也不会因为其他人的“人生进度条拉得快”而自怨自艾。“我现在学会从自己的生活挖掘乐趣,不觉得必须和他人一样,要在感情、小家庭‘配置’上追上进度,大家开心就好嘛。当然我也会学习其他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林欣看来,如果像李晴这样,“比较”能带给个人内在的柔软和成长,这种“比较”就很积极。
林欣认为,如果面对差距时所进行的比较,不能成为激发自己向上的动力,而是让人自卑感加强,或促使人逃避,甚至造成心理创伤,那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比如,你看到谁更懂得理解和包容,你会想是不是自己之前处理事情态度有点自我,没有关注他人感受。这种就属于健康的自我反思式的比较,促使你完善自己,心变得柔软。”林欣说。
另外,根据林欣的观察,很多年轻人习惯把自己定义成失败者,每天把“loser”挂在嘴边,把自己的事业、感情、生活说得一无是处,这很可能造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里有一种‘正性定义’的训练,来‘改写’一些对事件的负向描述。比如,今天搞砸了老板交代的任务——这是一个负向的描述,带有负面暗示。我们可以把它改写为正性定义的话:由于经验不足,今天老板交代的任务没有达成理想的结果,但是它也使我积累了经验,下次再做这件事的时候,相信我一定可以不一样——这样思考,对人有激励的作用。”林欣说。
接受平凡的过程,不过分追求完美英雄的幻想
经常抱怨公司不器重自己、升职缓慢的唐丽坦言,其实客观来看,她当下的职场处境并不算糟糕。“我会反思到底在痛苦什么?最近和一起在国外留学的伙伴聊天,她认为我太追求完美的职场状态了。过于心急,还调侃说我是都市职场剧‘中毒太深’,幻想太多,总觉得一入职场就得一日千里”。
唐丽的小伙伴为她仔细分析了一下,目前部门里已升职的年轻人,虽然在唐丽看来“业务水平差不多”,但是那些人很早就来公司实习,无论是对内部环境的熟悉程度、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还是对行业环境的学习程度,都是远远高于唐丽的,唐丽不应该指望一年内就升级通关,迅速获取巅峰成就。
专家指出,一些年轻人对“差距感”焦虑迷茫、手足无措,也可能源于对平凡、缓慢积累过程的认知错位。
林欣分析,当下网络舆论、一些影视剧推崇的所谓“成功奇迹”“完美型主人公”,某种程度可能会对年轻人有误导。“要求各方面都好,对年轻人来讲很不现实,会让他们压力倍增,什么都要比,这很累”。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生就是平淡、寻常的,绚丽的刺激性事件很少。这代年轻人对个性化、自我价值的要求比较高,都希望自己能迅速达成顶峰的价值。我听到太多年轻人说,我想快点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
林欣表示,我们不应该去逃避正常的平凡生活,要学会面对生命的平凡。“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折腾它,最后折腾的还是自己,让自己受伤害,或者把很正常的状态破坏掉”。
“年轻人都会有这个阶段:有理想,希望过得和其他人不一样。但是随着人的成长,也要慢慢地去学习了解:很多收获是在平凡中一点点磨出来的,就像手工匠人,慢与专注才能产生精品。”林欣说,很多成功的人,其实一辈子就是在重复地、精益求精地做一件大家看起来非常枯燥的事情,在平凡中磨练自己,最后获得不平凡的成就。“所以,在有所追求的同时也要接受平凡。平凡不是平庸,自己做好准备,逐渐寻找目标,在若干年的积累后,不急不躁地达成你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