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程博士培养的战略性前瞻布局 培养的短板亟须破题
光明日报| 2020-10-13 15:44:27

2019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突破10000人,与此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预计,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人员数量将由2018年66万人增加至2025年136万人,从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来看,现有工程博士存量难以满足高技术产业研发需求。

工程博士是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的主要类型,目前涉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等八个领域,可以说是前沿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和战略后备力量,对提高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工程博士培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新期待,亟须从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培养的短板亟须破题

一是我国工程博士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首先,从总量规模来看,我国工程博士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均偏少。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五年(2015—2019)专业学位博士年均招生人数为4860人、年均毕业人数仅为2200人,除去教育、临床医学、口腔等专业学位博士人数,工程博士的数量还要少,而美国近五年工程博士年均毕业人数突破11000人(美国ASEE网站数据)。其次,从结构占比来看,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占比近五年平均值为5.2%,学术型博士平均占比为94.8%,专业学位博士的比例明显偏低。最后,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近五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但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预计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人员数量将由2018年66万人增加至2025年136万人,从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来看,现有工程博士存量难以满足高技术产业研发需求。

二是企业参与工程博士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不足。工程博士培养成本较大,案例研究访谈中有部分企业表示,工程博士一年培养成本10多万元,三四年下来就是四五十万元,对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成本。另一方面,工程博士培养周期较长,毕业后会不会继续留在本企业工作难有定论。因此,企业往往将参与工程博士培养视为间接的利益损失,参与意愿不强。部分企业认为“国家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好,但目前还缺乏强有力的配套财政政策和相关制度设计,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企业动力不足”。因此,校企合作工程博士培养亟待在体制机制方面实现新突破。

三是高校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性不足问题长期存在。工程博士是一种应用型学位,强调学生能够利用前沿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工程实践问题。尽管不少试点单位在工程博士培养的实践性方面积极探索,但多数培养单位大体上依然沿袭传统学术型博士的培养模式,实践训练体系建设依然薄弱。首先,“学科型”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工程博士和工学博士无明显区别;其次,实践训练体系建设和运作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工程实践,导致培养出来的工程博士眼高手低;最后,试点单位和联合培养企业缺乏深度融合,导致高校和企业“两张皮”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是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创新不足。战略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当前,我国工程博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距离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当前工程博士在面向复杂问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培养不足;其次,在实践环节上,亟待创新校企融合举措,打破课程和师资的弱联结,创新平台资源整合新模式;最后,在平台保障上,亟待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技术学院、企业大学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高质量培养如何成就

以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培养方向,进一步优化工程博士的规模及专业结构。

一是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人才培养方向。瞄准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以关键技术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新兴产业,通过设立工程博士专项计划等措施,前瞻性布局工程博士人才培养。二是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提升工程博士规模和比例。工程博士教育应适应工业4.0时代前沿产业发展的需求,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工程博士在博士研究生中的比例。重点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核心产业领域扩大招生规模,打造一批工程博士“国家队”,重点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以企业工程博士学位点建设试点为抓手,有效发挥各类龙头企业在工程博士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

一是试点放开工程博士学位的企业授予权,推进企业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探索以企业为主、高校协同的工程博士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二是赋予工程博士试点高校更加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高校为主的工程博士培养机制,强化高校和企业在博士生培养方向、培养过程和实践平台建设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应用研发和工程实践等关键环节上的资源优势,瞄准国家重大项目需求,在工程技术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以政策创新和激励体系建设为突破点,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工程博士人才培养积极性。

一是探索出台相关税收、财政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导或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探索设计以财政补助或企业培训经费可减抵税收制度,支持企业和高校设立联合培养工程博士项目,激励企业主导设计工程博士项目实践情境,推动企业成为工程博士培养主体。二是充分尊重行业标准,鼓励试点高校深入行业企业,解决企业重大实践难题。鼓励试点高校围绕行业标准开展工程博士人才培养,深入企业生产制造环节,攻克行业“卡脖子”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激发企业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积极性。

以长效化和专业化实践体系建设为核心,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体制。

一是鼓励试点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载体建设。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资本等打造一批产业化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新兴研发机构等新型载体,为工程博士培养提供“自由学习、前沿探索、实践应用、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性实践平台。二是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全面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新体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前沿能力、市场需求预测、平台资源提供”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工程博士培养共同体建设,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为纽带,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紧密度,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

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指引,探索工程博士培养新模式。

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行业标准和高校特色。立足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高校“双一流”建设,鼓励试点高校结合学科特色,进一步优化工程博士培养目标。二是在课程内容上,鼓励高校推进交叉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鼓励试点高校面向前沿技术和重大工程实践问题,强调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融合,设置由通识基础、工程基础、专业选修、工程经济与管理等模块组成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三是在培养链条上,持续优化各培养环节的整合贯通和有效衔接。深化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海外研修体系和学生创新体系的复合衔接,积极探索集课程学习、实践实训、国际交流、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工程博士培养新模式。四是在考核评价上,探索形成高校和企业协同考核模式,强调成果的前沿性、应用性。工程博士要以行业标准来考核,以解决行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问题为目标,强调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价值。(林成华、施锦诚)

财经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