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桑盖”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以为是个藏族小伙子,而在西北民族大学,大伙儿都知道,“桑盖”是一位来自江南水乡的古稀老人——扎根黄土地半个世纪、为藏语言文字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侃教授。
由于在动物疫苗和血清开发科研领域成果丰硕,国内外企业纷纷向西北民大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教授马忠仁发来邀约,他却每次都给对方这样的答复:“我是西北牧区走出来的一名教师,这里才是我奋斗的天地。”
70年前,在解放大西北的胜利号角中,共和国民族院校的“长子”——西北民族学院在兰州诞生。如今,这座黄河边上的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56个民族师生的综合性大学,一位位像华侃、马忠仁这样扎根民族教育一线的学者,在这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国家民族同心同力、与高等教育事业同向同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70年来,一代代民大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前进,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西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邓光玉说。
来自江南水乡的藏语言学“大咖”
华侃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1952年,18岁的华侃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后来,他响应国家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的号召,被调入中央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继续学习。
1955年,作为实习生,华侃随首都青年大学生组成的藏语实习队来到西北民院。两个月后,为更好地研习藏语,他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农牧区实习。其间,华侃深入牧区村庄学习语言,并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学毕业后,23岁的华侃被分配到西北民院担任藏语教师。当时,藏语本科教学刚刚起步,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缺少教材,华侃默默立下志愿:一定要为藏语言学编写专业、系统的教科书。
数十年如一日,华侃在藏语言学领域潜心耕耘。上世纪90年代初,他编写的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他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的藏文著作《语言学概论》出版。从此,藏语言学专业有了教科书。
如今,87岁高龄的华侃仍为民族教育事业默默奉献。除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外,他坚持给研究生上课,辛勤工作在教学与研究第一线。“如果身体允许,我将继续从事我未完成的教学和研究事业。”他说。
让流失的藏学瑰宝回归祖国
从1985年至今,西北民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教授才让已在讲台上耕耘35年。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上研究敦煌藏文文献的学术之路。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6万余卷文献,其中有大量藏文文献,遗憾的是,很多流失海外。为了让流失的藏学瑰宝早日回归,西北民大联合上海古籍出版社,并与国外有关方面合作,从2004年起对流失的敦煌藏文文献进行整理出版工作,才让带领课题组参与其中。
认真研读文献,凡无准确定名的,根据文献所提供的信息,查对相关现成文献进行确认;有文献破损严重,字迹不清,就反复阅读比对,直到搞清其内容……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编目定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才让团队完成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共出版24册,《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共出版10册,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我国敦煌文献整理出版中的又一里程碑式著作,对我国佛学、敦煌学及藏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变废为宝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我的家乡水草丰美,是远离污染的一方净土。”提起家乡甘南,西北民大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教授马忠仁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1980年,马忠仁从西北民院兽医系毕业,回到家乡从事兽医技术推广、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一干就是11年。
与牧民相处中,马忠仁发现,单靠做基础的畜牧防治防疫无法彻底拔穷根。1995年,他又回到母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期望用现代科技更好地服务家乡。
有了高校的科研平台,马忠仁和研究团队充分利用无工业污染的天然草场放牧家畜血液资源,开发动物细胞培养用系列牛血清,与外国公司合作创建生物公司,开发并规模生产牛、马、羊等高品质系列产品40多个,成为全国血清制品龙头企业。动物血清系列产品在国内人用病毒类疫苗生产中占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研究和生产中获得大量的订单。
一次,在学校扶贫工作会议上,学校领导要求发挥高校科技和智力优势,助力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脱贫攻坚事业。很快,将教学成果、科研平台、产业升级和农户脱贫有机联系的想法在马忠仁的大脑中逐渐清晰。
“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大量动物脏器被丢弃,这必然影响牧区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变废为宝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马忠仁主动请缨,率团队承担临夏市枹罕镇罗家堡村屠宰场动物废弃物处理及有机肥生产等帮扶工作任务。
经过无数次深入农牧区的调研和实验室研究,团队利用牛羊胰脏资源生产出适合产业化的细胞培养用胰蛋白酶产品,确立了相关工艺和技术,并建立生产线。同时,还利用可降解菌,将生物医药产品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产生了经济效益。
“那192个编码比金子还贵重”
1997年10月20日,在北京开完藏文编码新闻发布会,西北民大教授于洪志飞往拉萨参加藏文编码庆功会。这一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以中国为主的藏文编码提案,这意味着藏文从此可以在世界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换。
“那192个编码比金子还贵重!”为了这一刻,于洪志和藏文专家、计算机专家共同奋斗了10年。
于洪志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全面确立了藏文计算机技术在藏区的地位,也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藏文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处理相关学科的能力。1999年,该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各民族共享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是于洪志的毕生追求。之后,她带领团队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藏文视窗系统、第一个藏文字处理软件,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藏文网站……
近年来,于洪志团队还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将民族语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多模态技术及信息技术、图像计算、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等集成创新,解决民族语信息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开发各类民族语言文字软件。(马富春)